字:
关灯护眼
海棠书屋 > 历史小说 > 三国之强汉雄风 >第二十二章 兵发雁门

第二十二章 兵发雁门

作者:油炸绿番茄更新:2021-03-18 08:48:23

    朔风正劲,落日的余晖洒在略显萧条的大草原上,更是将原本就有些单调的隆冬时节衬的越发寂寥。

    草原之上,一千七百五十三位李氏族人,牵着各自的骏马,马背上齐整整的挂着一杆长枪和一个满装着箭矢的箭篓,静静地站在原地。

    “这便是我的第一支力量啊!”刘尚策马来到队伍跟前,看着眼前一个个雄毅挺拔的身影,心中不禁有些澎湃。

    曾几何时,夜读史书,眼看着书上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的横空出世,感受着一场又一场经典战役的动魄惊心,刘尚又何尝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幻想着自己带领千军万马,指点沙场、挥斥方遒的样子呢。

    可今天,那原本只能在梦中出现的场景却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自己面前。

    “原来,被人跟随的感觉是这个样子”,刘尚心里暗暗想到,“从今天起,我的每一个决策都不再只关乎我个人了,大概这就叫做责任吧”。

    “你叫什么名字?今年多大了?”刘尚低头看向队伍中一个站姿挺拔,但眉眼之间依然有着少许青涩的少年,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叫李铁峰”,少年抬起头大声的答道,“马上就要十六岁了!”

    “原来和我一般大”,刘尚笑了笑,又问道,“马上要打仗了,你怕死吗?”

    “李家男儿不知道什么叫怕死!”

    “好!你们果然都是响当当的好儿郎!”刘尚拍手叫好道。

    “但是!”刘尚话锋一转“一会儿上了战场,我要求你们必须要怕死!”

    “主公,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莫非瞧不起我们李家男儿吗?”李虎闻言怒气冲冲的质问道。

    “咱们今日出征的目的,是为了拯救边塞同胞的性命”,刘尚说道,“可是,你们每个人的性命,在我心里同样重要!”讲到这,刘尚又把声音调高了一号,“所以,在战场上你们务必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,我是怎么把你们带出去的,就要怎么把你们再带回来!听懂了吗!”

    “诺!”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,听到刘尚的话,众人都激动的脸色通红,齐声大吼道。

    “好,那咱们上马!出发!”

    刘尚一行,就这样正式踏上了征程。

    “主公,咱们一会去哪儿”,李虎策马赶到刘尚身边,问道。

    刘尚考虑了一会儿说道,“既然鲜卑想要南下劫掠,所去的地方无非雁门、云中、朔方、北地诸郡。既然如此,你且带几队斥候,骑上快马,往这几处探查,找到鲜卑的大部队之后,敌明我暗,咱们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”。

    “诺!”李虎双手一拱,“必不负主公所望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雁门以北三百里里,鲜卑大营外。

    “这狗日的天气,真是太冷了!”一阵寒风吹过,须卜能缩了缩脖子,向地上唾了一口,骂骂咧咧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别着急啊”,一旁的仆兰坏笑着说道,“汉人婆娘的胸膛可是暖和的很呢,哈哈”

    “说的没错”,提到汉人女子,须卜能兴奋的舔了舔嘴唇,又使劲的咽了口口水,“他奶奶的,憋了这么久,到了雁门老子可要好好的过过瘾”。

    “那是当然”,仆兰压低声音说道,“只不过咱们为什么要去雁门啊,那个地方现在估计也穷得很,要按我说,咱们就直取洛阳,抢他个痛快。”

    “管他呢”,须卜能不在乎的摆了摆手,“哪儿的婆娘不都是一样的?大不了抢完雁门再去别处呗”

    “那倒是,哈哈哈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主公,斥候在雁门一带发现了鲜卑人的踪迹”,李虎风尘仆仆的赶到刘尚跟前,说道。

    “雁门?”刘尚沉吟了片刻,问道,“能确定是我们先前发现的那伙吗?”

    “想必没错”,李虎答道,“这伙人的规模正好有差不多两三万人,而且其他方向也都没有发现鲜卑人出没,所以应该差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”,刘尚点了点头说道,“既然如此,传令下去,兵发雁门!”

    “诺”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二日,雁门郡。

    战国时期,赵武灵王为抗击北方异族设云中、雁门、代三郡。从此之后,雁门不仅是汉军出塞的重要据点,更是胡人入侵中原的不二之选。

    所以说,雁门的历史,其实正是用无数的鲜血浇灌而成的铁血战争史。

    也真因如此,雁门人无论老者还是少年,无论妇女还是孩童,民风都是极为的彪悍,对强者也是极为的推崇。

    在雁门,家里有几亩田、几匹马、几间房这些中原地区所谓择偶的“硬指标”通通不作数。

    毕竟在雁门,就算你家有良田前顷,若没有力量去守护,不知道哪一天就只能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。

    于是久而久之,武艺也就渐渐的成为了雁门男儿顺利娶亲的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而张辽,就是雁门郡内每一户有待嫁女儿的人家所眼热的那个“香饽饽”。

    张辽自幼家境不错,家里是马邑县里数得上的大户。因此,张辽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,对兵法施政也是颇有造诣。虽然今年才刚刚十七岁,却已经得到了并州刺史丁原的赏识,被任命为郡吏,前途也可谓是一片光明。

    可是,真正让他如此“抢手”的原因却并无其他——只因为张辽正是这雁门郡里最能打的一个。

    从小就开始练武的张辽,不仅骑射功夫了得,一手枪法更是颇为凌冽,马上的功夫更是雁门一绝。也正因如此,除了郡吏的日常工作,雁门郡守李远也将训练郡兵的任务托付给了张辽。

    这一日,张辽一早来到军营准备开始例行的训练。

    突然,一个浑身鲜血的士兵跑到张辽的身前,“大人!鲜卑来犯!鲜卑来犯!城外放哨的弟兄都被杀了,只有我一个拼命逃了回来。现在鲜卑大军里城墙已不足十里,随时都可能攻城啊!”

    “什么!”张辽一听脸色大变,忙问道,“鲜卑人有多少人马?”

    “看上去足足有两三万人”,小兵答道。

    “麻烦了,麻烦了”,张辽心中暗道不妙,“城中守卫只有一千,储备的箭矢滚木也不多了,两三万人可不容易对付啊”。

    “郡守大人可已知道此事?”

    “启禀大人,郡守大人已经在去城墙上指挥城防了,特意让小的来叫您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了”,张辽点了点头说道,“我这就过去,你也辛苦了,快下去休息休息吧”。

    “谢大人”,小兵一边退下一边说道。

    得到消息之后,张辽连忙赶到城墙之上,见到郡守李远正在城楼上匆忙的安排着防御工事的构建。

    “仓库里的滚木通通都给我搬上来”,“再派一队弓箭手去西北守着”……

    “拜见大人”,张辽说道。

    “文远,你可算来了”,李远看到张辽来到,如释重负的握住张辽的手说道,“鲜卑大军来犯,这城中百姓的性命,全拜托将军了”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