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护眼
海棠书屋 > 历史小说 > 地主家的狗腿子 >第一三一章初来天津

第一三一章初来天津

作者:三天一小更更新:2021-03-20 01:55:06

    闻言,柳青松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。

    白露也明白了过来,原来柳如风这是带自己到天津来了,而此刻她正参与柳家班的高层会议,想想都有些小激动。

    难怪一路上走来不见有什么正经办公的衙门,小小的土城却是秦楼楚馆应有尽有,感情这是天津。

    天津原名直沽,大明初年朱老四在此地渡过大运河从此一飞冲天,飞到京城成了君临万邦的天子,实在是很有点鲤鱼跃龙门的寓意。

    朱老四当初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一小步,才一跃成为天之骄子,革命成功之后,为了纪念这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。

    永乐皇帝充分学习了当初朱重八革命成功的经验,将直沽改名为天津,其寓意为天子渡河之地,为他后来宣传自己是天命所归打下的良好基础。

    这套封建迷信的把戏可是屡试不爽的,从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开始,历经多个朝代下来,在到朱老四和他爹朱元璋都是这一套程序的受益者……

    元朝末年朱元璋攻陷南京,当时称为集庆路,朱元璋在攻陷集庆路后,将其改为应天府,昭示着他是应召天意而为……

    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,有这么多的前辈们为自己做了光荣的榜样,创业成功之后的朱棣已经是贵为天子,堂堂的大明天子,将直沽改个名字讨个好彩头自然是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故而赐名天津,天即所谓的天子,也就是朱棣本人,津则是渡口之意,将其改名为天津其含义在简单不过,天子渡河。

    与朱元璋当初的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应召天意有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此举也是为了告诉天下人,这皇位本来就是我朱老四的……

    当然,这么好用的法子,朱棣是不可能只用了一次,在后来迁都之时,当初的北平又被朱棣改为顺天府,寓意着他是顺应天意即位的。

    毕竟,朱老四的皇位来路不正,搞点对自己有利的封建迷信宣传,有利于他的统治,即使骗不了别人,最起码也能安慰安慰自己。

    天津在赐名的同年里朱棣调兵遣将在此地筑起城,建立了设立了管理盐政以及漕运的衙门,又因为此地是特殊的军事战略要地,又再次设下卫所,称天津卫。

    由于此地没有设立官府衙门,管理治安的重任就落在了天津卫的身上,一卫的编制满编是五千六百号人。

    然而此地虽小,却是漕运重地,商业发展迅速,有商机的地方自然就有人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自然就有鱼龙混杂的大混混和小混混。

    大混混和小混混一多,负责守卫天津的天津卫压力也就大了,因此,没过多久朝廷又在天津添加了天津左卫与天津右卫,并称为天津三卫,三卫共同守卫天津。

    到了明朝中后期,许多卫所作风腐化,经常搞三搞四,挂着满编的三卫一万六千八百人,实际上上班打卡的还不到一半。

    当然。卫所的底层士兵并没有领到双倍工资,那份多出来的工资自然而然的落入了卫所高级长官的口袋。

    上行下效之下,许多卫所的士兵也都混成了兵油子,随着人口增加,商业的发展,一些治安管理大案小案的频发,如今的天津三卫已经无法治理这个军民混杂的商业化城市。

    既然管不了,向朝廷请救兵不就行了,然而,明朝末年,皇帝几十年不上班改为家里蹲办公,家里蹲那也是很忙的,今天递上去的奏折,一般都不能被及时的看到。

    而等到皇帝大人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,没准上面已经落了灰,再者加上三卫的长官们有着自己的打算,天津卫如今依然把握着天津的命脉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